Tap to Pay on iPhone
蘋果公司(Apple)於美國時間2022年2月8日正式宣佈了一項之前網路盛傳的計畫「Tap to Pay」,讓特定機型的 iPhone 在未來能夠接收來自其他 iPhone、Apple Watch、非接觸式信用卡,可以使用 NFC 技術安全的完成收、付款。
對應到人與人、人與商店、企業對企業的操作如付款處理,「Tap to Pay」功能直接在你我的 iPhone 手機上實現,商店或企業無需額外的傳統刷卡機硬體即可進行付款處理,這將吃掉 Square 的一些市場,對於全球不同區域,更直接與在地化支付新創產業,造成機會的威脅。
正在接管銀行的生態圈
蘋果的下一步是銀行嗎?不管是從哪一個面向,相信他們的金融野心從多年前的 Passbook 以及Apple Pay 就已經展現,目的就是希望成為 Atom、Fidor Bank、Monzo、Revolut 和其他類似的 Challenge Bank/Nubank 的網際網路原生金融服務體系,在我的觀察,這絕對是一場進化而非革命,套一句 CreditCard.com 分析師的一句話:「Apple can do more with Apply Pay.」這家科技巨頭的演進,將持續對他的客戶群提供更多的金融商品,勢必會對金融科技與區域銀行形成不小的威脅。

Apple 靠著擁有銀行為客戶提供的資金和信任、以及其 Apple Pay 和 Apple Card 業務,讓消費金融業務成為第一個停靠港,但是無限的潛力若擴展到貸款、投資、保險等並提供Apple Cash供消費者帳戶和其他相關的功能相互串連,這將會是一個廣大的個人金融大餅。
對於一個銀行的經營,相信 Apple 的起心動念並非只為金融商品的服務,最重要的外溢的生態圈,端看這幾年 Apple 的佈局,無論是已經成形的 Fitness & Health,還是尚在車庫中醞釀的 Apple Car,一次一次都在想方設法把消費者納入體驗的範疇中,畢竟,「使用者付費」這種千古不變的法則比比皆是,當消費者習慣使用 Apple 提供的服務時,一旦要進入高質量高附加價值的應用,付費這樣的行為自然而生,在任何角度上,只要是付款與收款都可以在自家的設備或環境中完成,龐大的利益便立即轉換成被動式收入持續不斷。
未來的億元美金業績
在全球的市場來看,Apple 的產品在市場份額方面並不占主導地位,但是每一次的跨步前進就像他們以前一樣,對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有自己的想法,不見得是第一個領先推出市場或是具備絕對領導地位,但是總是讓許多人驚豔與著迷於Apple所端出的一桌菜色,而且常常更令人興奮。相信未來,無論是運動、健身、搜尋、家庭自動化、電動自駕車、甚至延伸到教育學習、B2B 的相關服務,這些操作都提供了 Apple 一個足以抗衡其他巨頭的機會,圍繞在自有的生態圈中逐步孵化與成長,這將使 Apple 成為億元美金營業額的金融巨擘也是不無可能。
本文同步刊登於 T客邦>知識研究、Yahoo新聞
分享本文